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作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决策,确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在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要对因病致贫返贫户实行靶向治疗”。
从2016年起,市政协高度关注我市脱贫攻坚。今年,市政协围绕“聚焦因病致贫,聚力攻克脱贫难关”主题,组织专题调研,召开常委会,并形成《以健康扶贫为重点,向解决因病致贫问题聚焦发力调研报告》,围绕“五个精准”提出建议;创新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管理办法,做到精准管理;细化医疗保障政策制度安排,做到精准倾斜;加强部门间政策措施衔接,做到精准联动;完善医联体制度,整合医疗资源,做到精准下沉;突出村级卫生体系建设,做到精准投入。
《调研报告》指出,创新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管理办法,不仅是构建城乡统一医保制度的关键环节,更是突破城乡之间制度障碍、实现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均等化、最大限度释放“六统一”制度红利的必然选择。此外,构建新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政策体系,是持续解决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基础制度安排,应突出落实政策倾斜对象核定精准、就医保障政策指向精准、贫困人口健康管理精准。重点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再保险等四重保障措施的横向贯通。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委员建议,哈尔滨市应抓住这一政策机遇,进一步在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上下真功夫。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医联体运行机制,以三级医院为龙头、县级医院为枢纽,覆盖全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内部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纵向紧密型联合的基本运行机制,让医联体有效运转;应做实分级诊疗制度,将我市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范围进行细化分级,规范诊疗病种,明确接诊、转诊责任,强化分级报销支付比例的分诊导向功能;应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定相关政策,规范慢病签约患者长处方服务,赋予家庭签约医生延伸处方权限,让家庭医生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更好发挥首诊、特诊作用。
政府多投入、群众少花钱、百姓得实惠,是做好健康扶贫的核心。政协委员建议,应从我市实际出发,以增强村级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减轻农民就医负担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村级卫生体系建设,让首诊在基层、预防在乡村做成实事、发挥实效。市县两级政府,应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向基层倾斜的各项要求,在财力和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努力加大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地位,明确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诊疗设备的财产性质和医护人员的编制性质,实行“村室乡管”、绩效考核管理体制。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市县两级地方财力配套力度,积极主动争取更多的全科执业医师培养计划,扩大培养规模,力争提前实现每个村卫生室都有1名全科执业医师的目标。